2013年6月11日至14日,VELO-CITY 2013在維也納隆重舉行🚴,意昂4官网意昂4体育部郝光安主任、盧福泉副教授和黃俊珺同學應邀前往維也納參加了VELO-CITY 2013。
VELO-CITY是由歐洲自行車聯盟(European Cyclists’ Federation, ECF)組織的,以一系列自行車騎行規劃會議為主體的自行車騎行專業知識交流論壇👷🏼♂️。VELO-CITY自1980年首次與不萊梅舉辦,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年一度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自行車盛會之一。
![](https://web.pdy23.cn/__local/A/E6/68/EFA1FAA61DD79DBBE5F8C660A40_1603280D_113FB.jpg)
郝光安教授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自行車之聲––城市騎行文化。”整個論壇內容豐富☝🏽,既給科學家營造了學術討論的環境,給各國政府搭建了交流經驗的平臺,給商業提供了展示產品的展會,同時還給普通市民及自行車愛好者安排了多樣的工作室互動🧑🏿🚀,真正讓所有人都能夠參與到這項活動當中來🐰。
論壇期間🧕🏼,ECF和維也納市政廳還為全球各地到訪的參會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周邊活動,包括奧地利經典騎行線路體驗,科技、文化相關的主題騎行,自行車研究相關科學家主題報告交流👨🏿🦰,騎行者城市主題研討🦊,自行車時尚秀等。多樣的周邊活動從時間和空間上均拓展了本次VELO-CITY 2013的範圍👩👩👧🦫,使得持續時間延長到進10天🤹🏽,而地域也不僅限於維也納,而是遍及了整個奧地利🧛🏻。
左起:盧福泉副教授👩🏼🏫、Arnold Baca教授、郝光安教授👨🏿🍳、Michael Kolb教授
北大代表一行3人於當地時間6月8日下午抵達維也納,次日完成參會註冊,同時租到了論壇合作商免費提供的自行車👰🏿。6月10日在維也納科技大學參加了在自行車領域進行學術研究的科學家全球年會。6月10日晚在維也納一公園舉行了自行車時尚秀。6月11日VELO-CITY 2013正式開幕,從這一天起直到6月14日的閉幕式,每天白天都有包括主題論壇🕞、講座、演講討論、圓桌會議⛹️♂️、工作室🌳、快速會談等豐富多樣的論壇主體活動同時展開🌈。11日晚,在與10日晚相同的時尚秀之前,還有一場自行車鈴音樂會👩🏿🦳🙅🏽♀️。12日晚舉行了一個包含晚宴和音樂會的花園聚會🙁🐦🔥。13日論壇主要活動結束後👧🏻,以主會場為起點進行了一場自行車遊行;最終於晚上抵達現代藝術博物館,參觀自行車展。14日下午舉行了VELO-CITY 2013閉幕式🙂↔️,自此本屆論壇主體活動全部結束。隨後14👩🏼🦳、15日晚還在維也納一公園舉行了自行車電影夜活動。15、16日白天在市政廳廣場舉行了自行車馬球賽。在整個活動期間,我校代表還拜訪了維也納大學和慕尼黑工業大學。
接下來筆者以北大車協主席的視角,對論壇及周邊活動進行詳細介紹,並總結參會感想👐🏽。
一、自行車科學家全球全球年會會場
![](https://web.pdy23.cn/__local/B/30/83/38EA593B1AD5D285D46A6D26A4C_886C8C99_1A0D5.jpg)
本次年會主題為“倍增歐洲騎行者背後的科學原理”🟥。該項年會由ECF主辦🏊🏻,在6月10日於維也納科技大學舉行🧐。年會主體由多位學者帶來自己當前的研究方向或成果介紹的展示。這些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對自行車及自行車騎行進行研究,包括社會學😲、健康😿、安全、騎行利弊🏋🏼♀️、交通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政策、歷史等多個方面🪈。中間穿插了一次小組討論👩🏿💻,分組坐在一起討論相互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和課題。會議的最後🥷🏿,在場的學者紛紛發言,展示自己的研究📛,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雖然自行車本身並非一個傳統學科🙅🏽♀️,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從很多不同學科都能與自行車產生交集。久而久之便圍繞自行車建立起了一個研究主題和相應的理論體系。相較於國內自行車相關研究的匱乏,歐洲的自行車研究的發展經歷能夠給我們很好的啟示。同時,歐洲已有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能幫助我們盡快完善國內的研究方向。相信隨著自行車在國內的不斷推廣💶👴🏽,當更多人開始使用自行車作為出行工具或者旅途方式後,相關的研究也會不斷充實起來。
二🦧🪄、 VELO-CITY 2013主體會議
![](https://web.pdy23.cn/__local/0/52/4E/9F0A905D085C74FE5B4E5AE1B70_0120170D_2AE33.jpg)
演講現場 |
主體會議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全體出席的主題演講討論;同時開展🛜,需要自行選擇的講座、演講討論、圓桌會議、工作室、快速會談;和一直在主會場––維也納市政廳及市政廳廣場展出的展位🙍🏿💇🏻♂️。
全體出席的主題演講討論都切合本次論壇的主題🌂:城市騎行文化。做演講嘉賓有ECF管理層👮🏽♀️,維也納、慕尼黑等城市市長,城市自行車系統提供商企業代表,各國自行車聯合會負責🥶🫣,學者,記者等🙋🏽♂️。演講內容雖有一個大的主題限製,但是各位演講嘉賓的發言仍然獨具特色,涵蓋了城市騎行的方方面面。
同時開展的講座、討論等活動非常豐富,以至於我們常常會困擾於同一時間應當參加哪項活動😥。 就我們所參加的活動而言,主要接觸到了騎行健康的利弊分析,騎行的經濟效益分析🎞,騎行相關電子科技發展情況,丹麥的自行車教育,幼兒騎車的啟蒙等幾項主題。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丹麥的自行車環境,在丹麥、荷蘭這樣城市自行車發展最好的國家🙅🏻♂️,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民眾騎車的文化,都非常發達。而他們仍不滿足於已經達成的成就,還想要做得更好。
比如丹麥一個城市正在推行的項目📀,目的是讓騎行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而這麽做的第一步就是鼓勵更多學生騎車上下學🤸♂️。鼓勵學生騎車上下學,聽起來似乎很多地方都這麽做,但是在丹麥,這是在已經有八成學生騎車上下學的基礎上推行的項目。他們所希望的是,所有的人都能將自行車作為出行的首選方式。
當然▶️,並非所有國家或地區都能像丹麥、荷蘭一樣有先進的騎行文化。參加本次論壇的也有來自非洲👡、南美洲👱🏽、亞洲等地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從他們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自行車發展都處於起步階段,並且有很多與歐洲不同的現實狀況需要解決。除了發展中國家外,發達國家裏也有很多沒有一個良好的自行車文化。以意大利為例,意大利的城市自行車遇到的很多問題在我們看來就正如身邊發生的事一樣:機動車充斥街道,自行車容易被盜等。
在經歷了4天的主體會議後✮,最大的感受就是世界各地想要達到的目標基本一致––建立良好的城市騎行氛圍。但是不同地方所面臨的問題又各有差異📗,如何在國內培養起城市騎行的文化💐,除了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外,還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來製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
三、開幕式與閉幕式
![](https://web.pdy23.cn/__local/E/56/97/7601B0DE528D596DBD3113A370A_6F12A50F_F981.jpg)
筆者與華裔騎行夢想家獎獲獎者合影
本次論壇的開♚、閉幕式與我們常見的大型活動開🦻🍭、閉幕式並無很大差異。值得一提的是在開🔗🙅🏻♀️、閉幕式時頒發了騎行夢想家獎和出發騎行事務獎。騎行夢想家獎獎勵的是那些自行車未來發展方向的好點子好主意。這些想法不需要多麽的高遠👩🏻🎤,也不用有多高的科技含量或者學術背景👧。只要你能想、敢想,並且想出來的點子確實有其令人稱贊的地方,就可以向組委會投稿,展示自己的想法。這類活動也是我們最容易參與的🤹🏽♀️🙅🏽♂️,北大的同學們完全可以組建自己的興趣小組來進行討論研究🧙🏽。只要想法足夠優秀,就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通過VELO-CITY這樣一個平臺向全球展示🧎🏻➡️。
四😫、 VELO-CITY 2013周邊活動
如前文所介紹👩🏻🦰,本次論壇的周邊活動豐富且有趣。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自行車鈴音樂會,自行車遊行和自行車展。
![](https://web.pdy23.cn/__local/8/8F/74/B86A3F6DB1126583176AF866800_D2D10E51_21C13.jpg)
演奏自行車鈴音樂會所用的“樂器”都是自行車或者自行車的部件,通過敲擊等方式來發出樂音。但這並不是這場音樂會最為獨特的地方,既然稱為“自行車鈴”音樂會,音樂會的主角自然是那一個個車鈴。本場音樂會破天荒的將臺下的觀眾都發動起來,成為這場音樂會的表演者之一。在指揮的指導下,及時按響車鈴🧂🥒,配合臺上自行車樂器的演奏,展現出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音樂會後的時尚秀也很獨特,它將自行車設計和試裝設計有機融合🚵🏿,構成一臺五彩繽紛的時裝秀。
![](https://web.pdy23.cn/__local/3/6F/50/89DA93DD7DA0EBB31E47891F76E_A3EBC622_13CC0.jpg)
維也納的“自行車警察” |
自行車遊行是VELO-CITY 2013論壇召開期間官方組織的一次大型集體騎行活動。這次自行車遊行從市政廳廣場集合出發,先穿越市區到達一座橫跨多瑙河的大橋🏌🏼♂️。然後沿一條兩三公裏長的林蔭道騎行,最終到達維也納摩天輪下。全程裏程並不長,也基本都是平路🍐,不過沿途風光艷麗,騎行其間感覺非常舒暢。這次自行車遊行吸引了數百人參加,全程有維也納警察封路開道🤷♂️,保證了這次活動的安全進行。在這騎行的路上,不僅有最常見的城市自行車、公路車和山地車🤴,還有各式各樣特色自行車:躺車🧜🏻🍭、獨輪車、貨箱車🤽、改裝車等等。電動車也有出現在遊行當中。
自行車展在自行車遊行當晚,於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這次自行車展和國內熟悉的上海展或者臺灣展這樣的展會不同,它並不是各家車廠展示自己最新產品的舞臺。既然在現在藝術博物館展出🙍🏼♂️,這次展覽有其特別的藝術性。它將不同時代具有代表性的自行車展示出來,講述了一個自行車變遷的故事🧘。在這裏能夠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自行車,也有不少自行車上能夠看到現在很多自行車的雛形。
總的來說,這些會後活動都很有意思,很容易吸引不同年齡層🙍🏼♂️,不同群體的人一起參與。
五、會場點滴
這次論壇的主會場在維也納市政廳,是過去奧地利一個王朝的宮殿。傳統的歐式建築給人一種華貴的感覺🧛♂️。
除了開展主體會議的會場外,主會場還有專門的展示區域,在這些區域參展的大致分為5類。一是ECF和VELO-CITY相關展位🔭🧑🏼💼,包括了ECF官方展位,VELO-CITY 2013活動展位🎯,VELO-CITY 2014展位,VELO-CITY 2015展位和如丹麥自行車使館這樣的ECF國家、機構成員展位🧎♀️➡️👨⚕️。第二類是租車系統展位🥉,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同租車、自行車分享解決方案。第三類是車輛廠商展位🏎,不過這裏展出的多是電動車和特殊的自行車部件🌈。第四類是自行車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展位👲🏻,包括道路🧧、停車⛴、充電(針對電動車)等。最後一類是與自行車相關的軟件開發展位🙋🏽♀️,以騎行導航軟件和租車系統配套軟件為主🚴🏼🪡。從這些展出中可以看出,在城市自行車這個領域,公共自行車、租車系統是大勢所趨🦌。只有當公共自行車成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城市裏參與騎行的人才會真正多起來。
在主體會議召開的4天內,市政廳均會提供午飯和茶歇供參會者進食、休息,在主會場為不懂德語的參會者提供同聲傳譯,每個會場裏都有便捷的飲用水提供,組委會提供的參會包裹是背包、拖箱兩用™️,每位參會者都能免費租借到由論壇贊助商提供的城市自行車,憑借參會證可以在論壇期間免費乘坐維也納公共交通……這些點滴的細節都能極大方便參會者👣,讓參會者在緊湊的會議當中也能更好享受這次會議。
參加VELO-CITY 2013給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自行車的發展是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建立完善城市自行車基礎設施和騎行環境,對於城市化發展很有意義🦴。而當前國內的城市自行車發展還面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可以用國外已有的經驗來解決,但大部分還需要我們結合自身實際來研究解決方案🍖。這就需要更多學者投入到自行車相關領域的研究當中,需要更多企業加入到自行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當中⛴,需要更多政府政策向城市自行車傾斜,以推動城市自行車的發展。同時,VELO-CITY 2013在組織籌備運轉方面非常成功,有很多舉辦大型會議🤹🏽♀️、論壇的經驗也值得借鑒🧑🏽🚒。